
參話頭的四個功夫次第
2023-5-15

疑情的本質
2023-5-15

無心是道為因,無心是佛為果
2023-5-15

九住心
2023-5-15

惠空法師《成佛大道》
【連載中】
2023-2-2





中論三假實際運心
2022-8-9

中論思想的三個層次
2022-8-9




三假破法執
2022-6-24

何名「無念」
2022-6-24

四種禪法的比喻和所緣境
2022-6-24

心清淨和專一所緣
2022-6-24

惠空法師《正行與助行》
2021-7-7

惠空法師《遠道、近道》
2021-7-7

惠空法師《福慧相資》
2021-4-30

修行的核心價值在於修心
2021-4-26

打坐時情緒浮動如何面對
2021-4-12

跑香、生活中如何運心
2021-3-29

如何在生活中用功修行
2021-3-23

禪坐中的境界應如何面對
2021-3-10

一切法門依法相安立
2021-3-10

淨土對修學佛法的價值
2021-2-22

打坐中如何調整色身
2021-2-22

參話頭正確的態度
2021-2-22

如何取得疑情
2021-2-22

妄想寂止後是什麼心相
2021-1-29

修道之基礎--淡泊
2021-1-15

系統的學習禪修理論
2021-1-15

學佛是看心還是看紙
2021-1-11

利用等流習氣來修行
2021-1-11

如何提惺惺
2021-1-11

共修迴向之義涵
2020-12-23

稱名咒願與無相布施
2020-12-18

法門--道器的相應差別
2020-10-12

任何時間都要把心念端正
2020-8-21

布施後又後悔,會得何果報
2020-8-21

禪宗運心的舉例
2020-8-10

有相禪與無相禪的區別
2020-8-10

從心體結構明運心下手處
2020-8-10

如何看待陰陽眼附身之事
2020-8-10

命終如何無障礙
2020-8-5

禪定二義配四種禪門
2020-8-3

心清淨則入一心不亂
2020-7-27

破執著開智慧
2020-7-27

恐懼三途之苦
2020-7-27

無常死王之警惕
2020-7-27

持名念佛的種類
2020-7-17

觀心念佛的二種
2020-7-17

禪的核心意涵
2020-7-17

禪法的四個種類
2020-7-17

神通何貴
2020-7-6

福報善根要自己去修
2020-7-6

時間即是機會和財富
2020-7-6

念佛感應道交的事例
2020-7-6

阿羅漢終成佛道
2020-6-22

何物最珍寶
2020-6-15

你身處危險嗎
2020-6-8

持名攝取佛功德
2020-6-3

信之五種義涵
2020-6-3

免惡道苦
2020-6-3

修福修慧才是真正的家
2020-5-29

磨刀不廢砍柴工
2020-5-29

如何懺悔業障增長善根
2020-5-25

感應的種類
2020-5-18

生活中如何取境用功
2020-5-11

莊周蝶夢
2020-5-11

行善必感召福報
2020-5-1

一切福德皆自作自受
2020-5-1

以長遠眼光看待功德福報
2020-5-1

瘦老道與胖和尚
2020-5-1

散亂生起的因緣
2020-4-20

誦經做佛事的態度
2020-4-20

聞法第一財
2020-4-20

怎樣跟彌陀感應
2020-4-8

佛法對功德福報的觀念
2020-4-8

佛經祖語對禪修之價值
2020-4-8

布施是一切安樂的根源
2020-3-30

開悟與神通差別
2020-3-30

如何判斷禪修有無進步
2020-3-30

永嘉禪的四個功夫次第
2020-3-20

兩位祖師參話頭的對比
2020-3-20

煩惱惡業帶出散亂
2020-3-20

菩提心的功德
2020-2-16

往生西方須與佛感應道交
2020-2-16

法藏比丘因地菩薩行典範
2020-1-21

如何生起大悲心
2020-1-2

發願的重要性
2019-12-22


